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無線通訊技術-WiFi、藍牙和NFC



網路網路管理
WiFi技術起源於1997年,由澳洲的CSIRO(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科學家發明。他們利用了一種叫做「OFDM」(正交頻分複用)的技術,成功地將資料傳輸速度提高到了2Mbps。這項技術後來被納入了IEEE 802.11標準,成為了WiFi技術的基礎。

WiFi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種無線區域網路技術,它使用無線訊號來連接裝置和網路。Wi-Fi技術可讓使用者在不需要使用有線連線的情況下,透過無線訊號進行資料傳輸和網路存取。Wi-Fi技術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泛應用於家庭、辦公室、商業場所和公共區域等各種場合。

WiFi技術起源於1997年,由澳洲的CSIRO(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科學家發明。他們利用了一種叫做「OFDM」(正交頻分複用)的技術,成功地將資料傳輸速度提高到了2Mbps。這項技術後來被納入了IEEE 802.11標準,成為了WiFi技術的基礎。

主流WiFi標準

  1. 802.11b: 最早的WiFi標準之一,工作在2.4GHz頻段,最高傳輸速率為11 Mbps。
  2. 802.11a: 也是較早的WiFi標準,工作在5GHz頻段,最高傳輸速率為54 Mbps。
  3. 802.11g: 在2.4GHz頻段工作,最高傳輸速率為54 Mbps,向下相容802.11b。
  4. 802.11n: 支援2.4GHz和5GHz頻段,最高傳輸速率可達600 Mbps,採用MIMO技術提高傳輸速率和覆蓋範圍。
  5. 802.11ac: 在5GHz頻段工作,最高傳輸速率可達1 Gbps,採用更先進的技術提高了速度和性能。
  6. 802.11ax (Wi-Fi 6): 最新的WiFi標準之一,支援2.4GHz和5GHz頻段,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好的網路容量,能夠更好地應對高密度的連接和資料傳輸需求。

WiFi安全性

  1. 使用加密:啟用WPA3或WPA2加密來保護無線網絡,避免使用WEP加密,因為它已經不安全。
  2. 變更預設憑證:變更路由器和Wi-Fi網路的預設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使用強密碼和使用者名稱。
  3. 隱藏網路名稱(SSID):關閉廣播網路名稱(SSID)以隱藏您的網絡,這樣只有知道網路名稱的人才能連線。
  4. 啟用防火牆:在路由器和連接的裝置上啟用防火牆,以阻止未經授權的存取和網路攻擊。
  5. 更新韌體:定期更新路由器的韌體以修復安全漏洞和提高安全性。
  6. 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連接到公共Wi-Fi時,使用VPN加密資料傳輸,以防止資料被竊取。
  7. 停用WPS:Wi-Fi Protected Setup (WPS)有安全漏洞,建議停用以提高安全性。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提高Wi-Fi網路的安全性,但也需要注意定期檢查和更新安全性設定以應對新的安全威脅。

藍牙

藍牙是一種無線技術,用於在短距離範圍內傳輸資料。它通常用於連接手機、耳機、音箱、鍵盤、滑鼠等設備。藍牙技術可以實現裝置之間的無線通訊和資料傳輸。

藍牙起源於1994年,由愛立信公司的工程師雅各布·弗里斯特龍(Jaap Haartsen)和吉姆·凱瑞(Sven Mattisson)共同開發。最初,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可以在行動電話和其他便攜設備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的技術。隨著技術的發展,藍牙已成為廣泛應用於各種設備之間進行短距離無線通訊的標準。

常見的藍牙版本

  1. 「藍牙1.0和1.1」:最初的藍牙版本,具有基本的資料傳輸功能。
  2. 「藍牙2.0 + EDR」:增強資料速率(Enhanced Data Rate),提高了資料傳輸速度和效率。
  3. 「藍牙3.0 + HS」:引入了高速模式(High Speed),支援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和Wi-Fi協同工作。
  4. 「藍牙4.0」:引進了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適用於低功耗設備,如智慧手錶、健康監測設備等。
  5. 「藍牙4.2」:提供了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和更強的隱私保護功能。
  6. 「藍牙5.0」:進一步提高了資料傳輸速度和覆蓋範圍,支援多裝置連線和廣播功能。
  7. 「藍牙5.1」:引入了定位和定向功能,可以實現更精確的定位和導航。
  8. 「藍牙5.2」:提供了更高的資料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功耗,增強了安全性和連接穩定性。

藍牙技術的發展趨勢

  1. 「低功耗」:隨著物聯網和穿戴式裝置的興起,對於藍牙裝置的低功耗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藍牙技術在低功耗方面的發展將是一個重要趨勢。
  2. 「高速傳輸」:隨著藍牙5.0和之後版本的推出,藍牙技術的傳輸速度將會不斷提升,從而能夠更好地支援高清音訊、視訊傳輸等應用。
  3. 「Mesh網絡」:藍牙Mesh網路的出現使得藍牙設備可以建構更大規模的網絡,適用於智慧家庭、智慧建築等場景。
  4. 「定位與導航」:藍牙定位技術的發展將使得室內定位和導航成為可能,為室內定位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5. 「安全性」:隨著藍牙在支付、門禁等領域的應用增多,藍牙技術的安全性將會成為更重要的關注點。

藍牙技術的發展趨勢將會朝著低功耗、高速傳輸、Mesh網路、定位導航和安全性等方向不斷發展。

NFC

NFC是指「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它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允許設備在非接觸或極短距離內進行通訊。NFC通常用於行動支付、門禁系統、智慧標籤等領域。在NFC通訊中,設備之間透過無線電波進行通信,典型的工作距離在幾公分內。

NFC技術起源於2002年,由飛利浦(Philips)和索尼(Sony)共同開發。它基於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能夠在短距離內進行無線通訊和資料傳輸。NFC技術最初被用於行動支付、智慧標籤和資料傳輸等領域,如今已廣泛應用於手機支付、公共交通卡、門禁系統等場景。

NFC工作模式

  1. 「讀卡機/寫入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裝置可以讀取或寫入NFC標籤或其他相容設備的資訊。
  2. 「點對點模式(Peer-to-Peer Mode)」:兩個NFC設備可以互相交換訊息,用於資料傳輸和共享。
  3. 「卡片模擬模式(Card Emulation Mode)」:設備可以模擬成一個NFC卡片,讓其他NFC設備讀取其訊息,常用於行動支付和門禁系統等場景。

NFC常見的應用場景

  1. 無接觸支付:透過NFC技術,使用者可以使用手機或其他裝置進行無接觸支付,例如使用行動支付應用程式或銀行卡。
  2. 門禁系統:NFC技術可用於門禁系統,例如公司員工可以使用NFC卡或手機進行門禁刷卡。
  3. 交通出行:NFC技術可用於公車、地鐵等交通工具的刷卡乘坐,方便快速。
  4. 資訊傳輸:NFC可用於快速傳輸訊息,例如在兩台裝置之間共用照片、聯絡資訊等資料。
  5. 電子識別:NFC技術可用於電子身分證、門禁卡等身分識別應用。
  6. 智慧標籤:NFC標籤可用於物品的智慧管理,例如在商店商品上貼上NFC標籤,方便顧客取得商品資訊。

WiFi、藍牙、NFC對比

特性

WiFi

藍牙

NFC

範圍

較遠(通常幾十米)

較近(通常幾公尺)

極近(通常幾公分)

速度



中等

耗電量




應用

網路連線

短距離資料傳輸

快速資料傳輸、支付

  • WiFi(無線區域網路):用於無線網路連接,可實現裝置間的互聯互通,常用於上網、檔案傳輸等功能。
  • 藍牙(Bluetooth):一種短距離無線技術,用於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和通信,常用於連接耳機、音箱、鍵盤、滑鼠等周邊。
  •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一種短距離高頻無線通訊技術,用於近距離的資料傳輸和交互,常用於行動支付、門禁卡、公車卡等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