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死盯騰訊不放? App先審再上架背後,有關部門是有多努力?
昨日,騰訊旗下App不得新上架或者版本更新”的消息,衝上了各大平台的熱搜。工信部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受到網友們紛紛點贊和歡迎。
在工信部通報App違規的相關新聞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騰訊的影子,以至於很多人會感到奇怪,好像相關部門一直在死盯著騰訊不放?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在11月16日工信部召開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已組織檢測21批次共244萬App,累計通報2049款App,下架540款拒不整改的App。 可見,不止有騰訊一家因為App違規遭受處罰。 騰訊冤不冤? 騰訊被罰,可以說一點也不冤,工信部從2019年起便持續開展“信息通信業行風糾風”工作,單2021一年,騰訊就有9款App被工信部通報,涉及即時通訊、地圖、遊戲、視頻、音樂等多個領域。
所涉及的違規問題多達10項: 違規調用通信記錄和地理位置權限 欺騙誤導用戶下載app 違規使用個人信息 App頻繁自啟動和關聯啟動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開屏彈窗信息騷擾用戶 欺騙誤導強迫用戶 應用分發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 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 多批次被通報,涉及多項違規,違反了2021年信息通信業行風糾風相關要求,工信部才對騰訊採取過渡性的行政指導措施,要求其發布的App新產品,以及App產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經過工信部組織技術檢測,合格後才能正常上架。
違規行為,高壓震懾 工信部對App違規行為一直保持“高壓震懾”的態度,這一用詞可以說極為嚴厲。自2019年開展“信息通信業行風糾風”工作以來,App違規的案例在不斷減少,我們已經很難再看到那些彈窗關不掉、誘導用戶點擊的App,瘋狂索取權限,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也少了許多,相關部門工作取得明顯的成效。
工信部整治違規App的力度有多大? 我們以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為例。 根據2019年11月28日起實施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除以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方式,誤導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這類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外,比較輕的,例如默認勾選隱私政策,也會被認定為“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收集個人信息的規則、隱私政策內容晦澀難懂、或者採用文字過密、顏色過淡等方式展示,同樣會被認定為違規。
說實話,大部分人在使用App時,基本上不會去看隱私政策以及收集個人信息的規則,但是《認定方法》就認為這些都是是違規行為,僅App違規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認定方法,就有六大項、三十一條之多。看似小事,在有關部門面前卻是一件大事。 個人信息保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再加上各種規章制度,使互聯網企業在打造受用戶喜愛產品的同時,不得不考慮合規性。從長遠看,這些政策法律法規的出台,也是在保護我國的互聯網企業。 鴻蒙官方戰略合作共建——HarmonyOS技術社區 【責任編輯:趙寧寧 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