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器與 VLAN:搞懂廣播域和衝突域的秘密

2025.04.09
在企業中,公網位址資源有限,而內部主機數量龐大。我們就可以藉助 NAT 位址池,實作 多個內部主機動態對應到一組公用位址上,從而實現靈活、可靠的出網方案。今天,就帶你一起在 eNSP 上設定 NAT 位址池(Address Pool)轉換。



一、NAT 位址池是什麼?
相較於 Easy IP 只用一個公用 IP,NAT 位址池方式可以靈活定義多個公有 IP 位址供 NAT 使用。

通俗來說,就是我不想用介面上的位址當公網 IP,我有專門的公有網路位址段,給你們這些內網主機慢慢用。

這也是企業 NAT 常見的做法。

二、實驗拓樸圖


我們搭建如下拓樸:

PC1、PC2:內部主機
R1:設定 NAT 位址池的邊界路由器
Cloud1:連接外部網路
外部伺服器:VM 網路(如 192.168.248.128)


三、具體設定步驟
1. 設定 R1 介面位址
這樣就完成了位址池方式的 NAT 設定!

嘗試 ping 外部的 192.168.248.128,發現ping的通了,透過抓包可以看到來源位址是192.168.248.140,目標位址是192.168.248.128。

四. 位址池 vs Easy IP 區別總結
這時候PC1和PC2是ping不通192.168.248.128的

22. 建立 NAT 位址池
假設我們有一段公網 IP 資源:192.168.248.130 - 192.168.248.140

這段位址是“模擬公網位址段”,雖然實際上是私網,但在 VMware 區域網路中可以作為 NAT 的公網資源使用

3. 建立 ACL 匹配內網流量

4. 設定 NAT 規則(使用位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