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 之 大廠之戰

2021.04.13

從5G牌照發放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 5G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能不能將5G的科技創新轉化為應用場景,呈現出商業價值? ICT產業的從業者們一直在努力探索著。



個人數字化時代,大者為王


從模擬移動電話到高速移動數據通信網絡,移動通信經歷從1G到4G的四代發展演進,電信運營商建設“公用移動通信網絡”,主要為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在4G的推動下,數字化發展浪潮最大的贏家是移動互聯網公司。這些創新能力超強的企業借助資本的力量,有的成長為世界頂級公司,有的是在某些領域成為龍頭,風光無兩。

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移動互聯網公司,在這個階段的成功者都是大企業,或者說,企業規模越大,競爭力越強。這是因為個人數字化有兩個有趣的產業特徵:

第一個是網絡效應,是說隨著網絡中用戶數量的增加,所有用戶都可能從網絡規模擴大中獲得更大的價值,因此網絡的總體價值以更高的速度增長。

另一個特徵是信息產品的複製成本非常低,因此即便是創新成本高、風險大,但只要能做出好產品,能將產品成功地進行規模化複製,擁有海量客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將企業的創新成本和運營成本攤薄,從而獲得豐厚的收益回報。


正因為有這樣的產業特點,向個人客戶提供信息服務的電信運營商和移動互聯網企業都以擴展規模為首要目標。相對於屬地化運營的電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企業可以基於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開放架構開展全球一體化運營,成長速度再上一個台階。

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產業規律和特徵是個人數字化才有的。企業需要的數字化能力並非標準化的產品就能滿足,網絡效應的魔力不再,產品不能進行低成本複制,以前的成功經驗失效了。

5G開啟數字化新時代

兩會期間,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又一次闡述了“5G不成熟”的觀點,為眾多不看好5G發展的人代言。持此類觀點的人普遍認為:電信運營商建5G公用移動通信網絡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源,但在個人客戶市場,收入很難再上新台階。


實際上電信運營商面對5G的窘境,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現在的痛點: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已經觸碰到了個人數字化市場的天花板,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很難繼續帶來成長,必須去尋找新的增長點。


從技術角度看,5G的高帶寬、低時延、海量物聯等特性,主要就是為企業數字化而設計的。因此依托5G的發展在企業數字化市場裡尋求增長空間,就成為ICT產業從業者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移動通信在幾十年間裡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產業分工協作:

(1)設備製造商基於國際標準和技術創新,進行通信設備和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2)設備製造商將通信設備和產品銷售給電信運營商,由電信運營商主導進行網絡建設,形成廣域覆蓋的移動通信能力,並向海量客戶進行推廣;

(3)移動互聯網企業開發出滿足個人客戶信息消費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向海量客戶進行推廣;

(4)個人消費者基於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通信網絡以及移動互聯網企業提供的信息服務,享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生活。


我們看到,個人數字化時代,設備製造商、電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企業,相互之間邊界清晰,大家攜手開創產業空間,分享產業紅利。


但到了企業數字化時代,這種格局發生了質變——

從需求側看,企業客戶往往希望有個性化、端到端的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如果繼續採用產業鏈串行運作,不僅週期長,而且對個性化需求的響應能力差,難以滿足企業客戶的要求。

從供給側看,企業有成長的訴求,在缺乏市場新空間的情況下,會有向產業鏈上下游滲透的願望;尤其看到產業鏈的合作夥伴不能滿足需求的時候,會產生取而代之的衝動。

大企業在同一區間混戰

此前在移動通信快速發展過程中受益的玩家,面對5G以及5G帶來的企業數字化機遇,如今不但沒有驚喜,反而充滿了焦慮。傳統市場空間不足、傳統發展模式失效,企業對成長性的追求以及在資源方面的優勢,驅動著產業生態格局悄然發生變化。


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個人客戶市場不僅飽和,而且相互之間是同質化競爭,在存量市場尋求客戶增長只能靠慘烈的價格戰,成本的增加以及收益的不確定性,未必能給企業帶來增長。因此電信運營商的成長性,一方面尋求開源增收,發展“雲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云網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尋求節流降本,借勢“CT技術IT化”,尋求傳統設備製造商之外的供應商,降低組網和運營的成本。

對於設備製造商來說,看到電信運營商在廣域覆蓋方面有投資壓縮的趨勢,因此需要尋求新的業務拓展渠道。

一方面設備製造商跳過電信運營商,向企業客戶直接提供網元產品甚至網絡服務;

另一方面,設備製造商為企業客戶提供雲服務乃至企業級解決方案。

雖然這些舉措有可能引發電信運營商的不滿,但由於現在設備製造商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較強,因此電信運營商的情緒並沒有阻攔住設備製造商向上突圍的行動。

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幾年來一直在為企業數字化市場的拓展做準備,尤其圍繞雲計算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佈局。


如今面對5G帶來的企業數字化產業機遇,無論專業能力還是市場影響力,互聯網企業都是領導者。

然而,規模化運營、整體最優的公用通信網絡提供的連接能力,未必是局部最優的基礎設施,甚至無法滿足應用的基本需求。

在互聯網企業從應用和雲的視角向下看時,傳統的標準化通信網絡會表現出成本高、不靈活、開放性差等弱點,所以互聯網企業可以依托強大的IT能力,結合ICT領域的新技術,自行打造滿足雲端需求的數字化信息獲取、轉化、連接和傳輸組網等能力。

總結

規模大的企業適合做產品化程度高、可規模化複製的生意,因此跨域的大平台是大企業的舞台和戰場。

在5G時代,雖然面向企業數字化爆發出巨大的產業機遇,但由於企業需要個性化、差異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產品複製的難度非常大,能形成的跨域共性能力並不多,因此無論是電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在圍繞著基礎設施平台探索自己的成長空間。


電信運營商基於成熟標準的通信網絡,向上延伸到雲,形成云網融合的基礎設施;

設備製造商試圖做好雲服務,集成運營商的網或者給客戶建專網,為企業客戶打造云網一體化的ICT基礎設施;

而互聯網企業依託在雲計算領域的優勢以及對應用的理解,構建更加靈活、開放、低成本的數字化連接網絡,而這個連接網絡就是云網合一的基礎設施。

不難看出,基礎設施在整個產業中的價值空間是有限的,而有限的空間裡有這麼多大企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下一篇中,我將分析大企業在爭奪產業話語權的鬥爭中,生態建設的得失對錯,分享我對於5G產業生態的研究和觀察。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