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實現“1到N”的突破需要時間

2021.05.28


近來,工信部採取了多種措施推動5G發展。 5月初,工信部發布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這份綱領性的行動計劃指明了5G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關鍵目標與核心任務。在5月17日召開的“2021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工信部推動五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企業發起“5G賦能產業數字化共同行動”;劉烈宏副部長在大會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要把握好5G融合應用的創新性,加大資源投入、壯大新動能,要把握好5G融合應用的複雜性,多方協同攻堅克難打硬仗,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5G發展之路。

過去三年,中國5G實現了“0到1”的突破,網絡建設達到了一定規模。截至2021年3月底,建成5G基站81.9萬座,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佔全球5G基站總量的70%以上。獨立組網(SA)模式規模部署,初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 5G應用也層出不窮,消費領域有5G消息(RCS融合通信)、視頻彩鈴、超高清視頻、AR/VR、雲遊戲等一系列新產


品。 5G+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等技術組合在遊戲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領域正在形成新興發展模式,推動了to B和to C業務模式的深度融合。在工業領域,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覆蓋了22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在民生領域,5G在公路、城市道路、鐵路、地鐵範圍應用創新持續深化。 5G+4K/8K、5G+VR/AR/MR等高清視頻服務加快發展。 5G+智慧醫院、應急救護、公共衛生、健康養老等典型應用相繼推出。

可以說,中國的5G發展取得了全球領先的系統性優勢,實現了“0到1”的突破。但對於5G來說,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0到1”的突破升級為“1到N”的全面提升,實現應用規模化。

這個“N”既包含5G to C,也包含5G to B。在5G to C應用上,許多用戶對5G無感。無論是直播還是遊戲類應用,5G的網絡速度並沒有比4G展現出更大的優勢,而且由於套餐費用偏高,以及5G手機偏貴,導致輿論導向一直唱衰5G。所以,用戶表現出來的不是對5G的期



待,反而是排斥和不信任。在5G to B應用上,儘管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應用案例,但這些案例更多是一個個孤立的試點,解決的都是局部的問題。比如在工廠問題的解決上,5G應用更多的是集中在機器視覺方面。如果這些應用推廣到某家企業,可能企業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用5G做些什麼。如果再推廣到一個行業,從技術需求、標準規模,再到商業模式,似乎也說不清楚,而且行業之間的需求各不相同。對於通信行業來講,標準規範和清晰的需求是業務應用規模商用的前提。目前5G to B領域的需求更多是碎片化的,整體模糊,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何談大規模的應用?

所以,5G實現“1到N”的突破,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是通信業,也是其它行業都面臨的問題。如果從1G到4G,我們還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那麼今天,在中國5G進入“無人區”之後,是沒有參考物的。劉烈宏副部長說中國5G要“協同攻堅克難打硬仗,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5G發展之路”,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對通信業提出的明確要求。
現在5G發展進入了“深水區”,我們如何去探索,在哪幾個方向上去探索,才能實現5G應用“從1到N”的突破?要找到答案需要時間,也考驗著產業界的智慧和耐心。

【編輯推薦】